福建房价2017

无忧房    9小时前    2

福建房价2017:回望与思考


2017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深刻变革的一年,这一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中央定调,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涟漪,也深刻影响了包括福建在内的各省市的房地产市场,回望2017年的福建房价,我们可以看到政策调控的威力、市场预期的转变以及区域发展的差异。

政策调控下的市场转向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全国多地房价出现快速上涨,引发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2017年,一系列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如“3·17”北京新政、“5·19”全国30城齐收紧、“7·18”住建部会议定调、“9·15”厦门率先出台“限贷令”等,这些政策组合拳,核心目标是抑制房地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落实“房住不炒”的精神。

福建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其核心城市福州、厦门等更是调控的焦点,2017年,福建多地也陆续跟进出台了限购、限贷、限价、增加土地供应等措施,福州在2017年多次调整限购政策,厦门则在年初就出台了严格的“限贷令”,对购房资格、贷款条件等进行了限制。

这些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了福建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市场预期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原本准备入市的开发商可能放缓节奏,购房者则更加谨慎,观望情绪浓厚。

福建省内房价的分化与变化

尽管受到全国性调控影响,但福建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房价在2017年也呈现出一定的分化:

  1. 核心城市(福州、厦门): 作为福建的经济中心和核心城市,福州和厦门在2017年仍然是房价最高的区域,虽然调控政策趋严,房价涨幅明显收窄,甚至在部分区域和时间点出现小幅回调,但其绝对价格水平和市场热度依然远超省内其他城市,厦门因其国际化程度和岛内外发展差异,部分优质地段和学区房价格依然坚挺。
  2. 强二三线城市(泉州、漳州、莆田等): 泉州作为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其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也经历了较大的波动,部分房企通过降价促销去库存;随着调控政策的落地,市场整体信心受到影响,漳州、莆田等城市也类似,房价上涨势头被有效抑制,部分项目出现降价去库存的现象,这些城市的房价相对核心城市涨幅较小,甚至在某些区域出现下滑。
  3. 普通中小城市: 福建省内一些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口流出压力较大的中小城市,其房地产市场在2017年面临的去库存压力更大,房价上涨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行。

2017年福建房价的启示

回望2017年的福建房价,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 政策是主导力量: 2017年的市场变化清晰地表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具有决定性影响,地方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节奏直接决定了当地市场的冷暖。
  • 市场存在刚性需求: 尽管调控趋严,但福建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居民收入水平较高,改善性住房需求、新市民安家需求依然存在,这为市场提供了支撑,也使得调控不能一蹴而就。
  • 区域差异明显: 福建省内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人口吸引力、政策环境存在差异,导致房地产市场表现各异,核心城市更具韧性,但调控压力也更大;非核心城市则面临更大的调整和转型压力。
  • “房住不炒”基调延续: 2017年的调控并非一次性的“救火”,而是确立了长期的政策基调,此后几年,福建各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7年的福建房价,是政策调控与市场力量博弈的一年,这一年,市场过热被有效冷却,房价的分化趋势更加明显,展望未来,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续深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福建房地产市场仍将在调整中寻求新的平衡,对于购房者、投资者和开发商而言,理解2017年的市场变化及其背后的逻辑,对于把握未来市场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市场终将回归理性,住房回归居住属性,这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福建房价20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