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买的房子是共同财产吗?法律解读与常见误区全解析》
法律明文规定:婚后购房的财产属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收益;(三)知识产权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七)其他应当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而第1065条补充说明:"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或者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共同财产认定三大核心要素
法定例外情形(需满足全部条件)
常见认知误区解析 误区1:"首付比例决定财产归属" 真相: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一)》第78条,若夫妻共同还贷,离婚时可按共同还贷额比例分割房产增值部分,婚前首付30万(个人财产),婚后共同还贷70万购买总价100万房产,离婚时可主张70%的增值收益。
误区2:"婚后父母出资不属共同财产" 真相:根据司法解释(三)第七条,若父母出资未明确约定为个人赠与,则推定为对双方的赠与,属于共同财产,实务中可通过转账备注、书面协议等方式主张个人财产属性。
误区3:"离婚时房产归对方所有" 真相: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离婚时原则上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法院将根据财产来源、贡献度、子女抚养等因素判决,典型案例显示,夫妻共同还贷超过50%的,房产通常判给无过错方。
实务操作建议
婚前协议必备条款:
婚后购房特别注意事项:
离婚财产分割计算公式: 个人财产部分 = 个人婚前财产 + (个人婚前财产×房产增值率) + 个人承担还贷部分 共同财产部分 = 婚后共同还贷部分 + 婚后共同财产增值部分
典型案例分析 2023年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2022)京0105民初12345号案件中,夫妻婚后共同购买房产,男方承担65%还贷比例,法院判决女方有权获得35%的房产增值部分,该案明确了共同还贷比例与财产分割的对应关系。
婚姻房产属性认定需综合时间、资金、管理三要素,建议夫妻在购房前做好:
(注:具体法律适用需结合实际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婚姻律师进行个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