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房子限购2017

无忧房    4天前    2

《西安2017年"房住不炒"限购令:调控初见成效还是催生灰色市场?》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2017年5月西安出台的住房限购政策,以"稳房价、防风险"为名,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实施户籍与购房资格挂钩调控的城市,核心措施包括:

  1. 非本地户籍家庭(含集体户口)需连续缴纳2年社保方可购买首套住宅
  2. 本地户籍家庭限购2套(含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
  3.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暂停向其发放购房意向登记证明
  4. 新建商品房需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方可网签

政策实施效果的多维观察 (1)房价短期趋稳但结构性分化加剧 据西安市住建局数据,限购后首季度新房均价环比下降1.2%,但曲江、高新区等核心区域房价逆势上涨8.3%,二手房市场出现"以价换量"现象,主城区挂牌价普遍下降5-10%,但近郊区域因供应不足价格坚挺。

(2)灰色市场暗流涌动

  1. "代持购房"交易量激增:部分中介推出"公司+个人"联合购房方案,利用集体户政策规避限购
  2. 跨省购房规避策略:河南、四川等周边省份居民通过缴纳商业保险转移社保年限
  3. 二手房"急售"现象:部分业主降价30%以上快速抛售,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

(3)供需关系逆转 限购后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但土地拍卖市场却持续火热,2017年下半年土地溢价率平均达42%,开发商通过高价拿地推高房价预期。

政策得失的辩证思考 (1)积极面: • 抑制了投资性购房占比(从2016年的38%降至2018年的22%) • 压缩了银行信贷风险(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 • 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2017-2019年新增公租房1.2万套)

(2)争议点: • 外来人口购房资格与城市承载力错配(限购区域人口密度仅达承载极限的67%) • 二手房交易税费转嫁加重刚需负担(增值税及个税平均增加5.8万元/套) • 创新金融工具催生新风险("保本息"购房信托违约率攀升至3.2%)

政策启示与未来展望

  1. 调控工具创新需求:建议引入"住房持有税"试点(参考上海0.6%年度税)
  2. 区域协同调控必要:与咸阳、渭南建立"都市圈限购联防机制"
  3. 保障体系补短板:将租赁住房纳入限购豁免范围(参考深圳政策)

留给西安的终极疑问 当限购政策从"调控利器"演变为"市场推手",当"房住不炒"遭遇"房慌"与"价慌"的悖论,西安房地产市场的真正出路是否在于:用制度创新重构供需平衡,还是以更市场化手段化解库存与风险?这或许需要政策制定者跳出"限购-松绑-再限购"的循环怪圈,在土地供应、税收改革、租赁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突破。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局《2017-2019年房地产发展白皮书》、贝壳研究院《西北区域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信贷监测报告)

西安房子限购2017